为深化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助力家长掌握科学育儿方法,5月14日,宣汉县芭蕉镇中心校举办了“改善亲子关系,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学校校长杨大刚围绕新时代家庭教育核心命题,为60余名家长及教师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的教育盛宴,搭建起家校共育的坚实桥梁。
讲座首先聚焦当代家庭教育困境,指出物质丰裕与教育焦虑并存、代际沟通壁垒、成长规划冲突等现实挑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三周年节点,杨校长系统解读了法律赋予家长的教育责任,重点阐释“亲子陪伴”“双亲协同”“寓教于生活”“言传身教”“严慈相济”“个性引导”“平等沟通”“教学相长”八大科学教育方法,强调家庭教育从经验驱动转向法治引领。
针对近年县域内发生的青少年心理危机案例,杨校长深入剖析了家庭关系失衡在悲剧中的关键影响,引入“情绪ABC理论”等心理学工具,指导家长识别情绪触发点,通过“复述孩子情绪”“创建情绪表达空间”等具体策略,建立良性沟通通道。针对“手机管理”“考试挫折”“亲子冲突”等高频问题,他提出可操作方案:设立每日“无手机陪伴时光”,通过家庭共读、户外运动、家务协作等高质量互动重建情感联结;倡导使用“观察-感受-期望”沟通句式,如“我看到你熬夜玩手机,我担心影响你休息,希望我们约定合理使用时间”,以非暴力沟通替代简单否定,守护孩子自尊心。
“教育的本质不是改造,而是关系的经营。孩子不会向讨厌的人学习,但会为所爱的人主动改变。”杨校长的总结金句引发共鸣。他强调:家长需从“矫正者”角色转向“成长伙伴”,通过平等对话与榜样示范建立教育影响力。讲座现场,家长们认真记录要点,不少人表示:“颠覆了传统说教模式,找到了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学校将以此次讲座为起点,持续推进“家长开放日”“亲子实践课堂”“家校共育工作坊”等系列活动,推动家庭教育从“单打独斗”迈向“协同赋能”,着力构建覆盖乡村儿童成长全周期的支持体系。现场互动环节中,家长们就个性化教育问题与校方深入交流,形成家校共育的深度共识。
此次讲座不仅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更新,更是一次家校信任的双向奔赴。宣汉县芭蕉镇中心校将以《家庭教育促进法》为指引,不断探索新时代家庭教育的有效路径,为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筑牢温暖而有力的支持网络。(通讯员 漆星)
宣汉县芭蕉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