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高全校师生应对暴雨天气引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我校于2月27日成功组织开展了一场暴雨天气地质灾害演练活动。此次演练涵盖了从灾害预警、应急响应到师生疏散、抢险救援等多个环节,全校师生及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精心筹备,未雨绸缪
演练前期,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总指挥的演练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演练事宜。结合校园所处地理位置及周边地质环境特点,精心制定了详细且具操作性的演练方案,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分工。
同时,为确保师生熟悉演练流程,学校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向师生普及暴雨天气可能诱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识别方法、危害后果以及正确的避险自救措施。不仅如此,各班级还提前组织学生熟悉应急疏散路线,模拟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动作,为演练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实战演练,紧张有序
当日,随着模拟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的发出,演练正式拉开帷幕。校园广播立即传来紧急通知:“全体师生请注意,当前暴雨红色预警生效,预计将引发地质灾害风险,请大家迅速按照预定方案行动!”各部门迅速响应,各司其职。
教室里,上课教师第一时间暂停授课,组织学生关闭电器、门窗,拉上窗帘,随后指导学生就近躲到教室承重墙墙角、课桌下等安全区域,用书包、书本护住头部、颈部等关键部位,师生们沉着冷静,严格执行避险指令。
紧接着,疏散引导组教师迅速到位,有序引导学生按照既定疏散路线撤离教学楼。同学们手抱头、弯腰低身,在教师的带领下,一个紧跟一个,快速而不慌乱地向操场避险场所奔去。疏散过程中,各楼层、各路口的引导员认真负责,不断提醒学生注意脚下安全,维持疏散队伍的秩序,防止出现拥挤、踩踏事故。整个疏散过程仅用时3分钟,全校师生就全部安全抵达操场指定位置。
到达操场后,各班班主任立即清点人数,并向副总指挥报告班级应到、实到人数及有无人员受伤情况,确保无一遗漏。与此同时,应急抢险组早已奔赴校园内易积水、易滑坡等危险区域,携带铁锹、沙袋、抽水机等抢险工具,对出现的小型积水、滑坡等灾害进行紧急处置。医疗救护组也在操场边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救治可能出现的受伤人员。后勤保障组则忙着在操场搭建临时防雨棚,提供饮用水、毛巾等物资,保障师生基本生活需求。
三、总结提升,强化意识
演练结束后,学校组织召开了总结大会。演练总指挥对本次演练活动进行了全面点评,充分肯定了师生们在演练过程中的出色表现,如应急反应迅速、疏散秩序井然等。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个别学生疏散时速度较慢、部分教师对疏散路线细节掌握不够精准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此次暴雨天气地质灾害演练活动,不仅有效检验了学校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更极大地增强了师生们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实战演练,全校师生熟悉了在暴雨极端天气下应对地质灾害的流程与方法,为校园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固防线。今后,学校将继续常态化开展此类演练活动,并持续优化应急预案,确保在面对突发地质灾害时,能够最大限度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通讯员 王干)
宣汉县黄石乡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