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近日,四川省达川第四中学组织开展了以“防性侵、防校园欺凌”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活动。
认识性侵:远离伤害,守护身体自主权
讲座中,主讲老师首先为同学们厘清了“性侵”的概念。它并非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汇,而是指一切违背他人意愿的性接触行为,包括不适当的触摸、言语骚扰、强迫观看淫秽内容等。老师强调,身体自主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无论对方是谁、在什么场合,都无权做出让你感到不舒服的言行。
如何预防?
1.明确界限:清晰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是私密的,不容侵犯。
2.勇敢说“不”:对于任何让你感到不安的接触或言语,要立即坚定拒绝,并尽快离开危险环境。
3.信任直觉:如果感觉某个人或某个情景让你不舒服,相信自己的直觉,提高警惕。
4.寻求帮助:立即向你信任的成年人(父母、老师、警察)求助,不要害怕或沉默。
向校园欺凌说“不”:拒绝暴力,共建友善环境
校园欺凌不仅包括肢体上的推搡、殴打,更常见的还有言语上的嘲笑、辱骂,人际关系上的孤立、排挤,以及网络上的恶意中伤、传播谣言(网络欺凌)。这些行为都会对受害者的身心造成巨大且持久的伤害。
主讲老师告诉同学们,“开玩笑”和“欺凌”之间有一条明确的界限——是否让对方感到痛苦。如果对方明确表示不喜欢、感到受伤,行为就必须立即停止。
如果你是受害者:
不要自责:被欺凌绝不是你的错。
勇敢发声:不要独自承受,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和老师。
保留证据:尤其是网络欺凌,注意保存聊天记录、截图等。
结伴而行:尽量避免独自去人少的地方。
如果你是旁观者:
不要冷漠:你的沉默可能会让欺凌者变本加厉。
巧妙介入: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大声制止、将受害者带离,或者立即向老师报告。
给予支持:事后对受害者表达关心和支持,你的善意对他至关重要。
此次讲座,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普及,更是一份对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与关怀。它用温暖而坚定的声音告诉孩子们:你们的安全,至关重要;你们的尊严,不容侵犯。
心理健康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持续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筑起一道坚固的心理健康教育防线,守护每一张纯真的笑脸,让校园真正成为充满阳光和希望的地方。
达川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