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宣汉县清溪镇清坪中心校绿意盎然,花香满园,300平方米的“花卉苗圃”劳动实践基地里,月季花、长寿花、海棠花、绣球花、三叶草......等20余种花卉次第开放。这片由师生共同打造的苗圃花园,不仅成为校园里最亮丽的风景线,更见证着新时代劳动教育在乡村校园的生动实践。
一畦春色种希望。“大家注意间距,覆土要均匀。”劳动课上,学生正在王犁老师指导下移栽花苗。自2023年基地建立以来,这样的场景每周都会上演。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将苗圃划分为8个责任地,每个班级认领专属种植区。从翻土播种到浇水施肥,从病虫害防治到花期管理,孩子们在四季轮回中亲历生命成长的全过程。
学生通过劳动课和课后服务课(花卉种植兴趣小组),积极主动参与学校花卉苗圃种植劳动实践活动,不但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达到体能上的锻炼,更能让学生收获劳动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一园芬芳润心田。苗圃基地的育人价值正突破传统劳动教育的边界。科学课上,孩子们对比不同酸碱度土壤对绣球花色的影响;美术写生时,月季的形态成为素描教学的最佳素材;数学教师带着卷尺走进花田,让学生实地测量计算种植密度。这种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使知识真正“活”了起来。
更令人欣喜的是潜移默化的改变。参加留守儿童周末假日寄宿学校的留守孩子们,可以快乐的、全身心的投入到苗圃的管理、移植、浇水、施肥......劳动实践活动中,让周末假日生活多了一份快乐和幸福,让留守孩子们脸上多了一份笑容和自信。在特殊的节日里,留守孩子们把自己培育的鲜花,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展示给父母看,祝福他们节日快乐,感恩他们的辛苦付出。
一路生花向未来。如今的“花香校园”已成为区域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已受到上级部门和许多兄弟学校的大力赞赏和观摩学习。学校计划进一步拓展实践维度:建设“花卉研究基地”深化课题研究,开发“花香校园”校本课程,与兄弟学校开展绿植义卖和交流活动。
当琅琅书声与花草私语交织,清坪中心校正以创新实践诠释着新时代劳动实践教育的丰富内涵。这片芬芳四溢的园地,既是自然教育的鲜活课堂,更是立德树人的沃土,孕育着乡村学子全面发展的无限可能。(通讯员 符庆)
宣汉县清溪镇清坪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