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增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近日,达州市通川区梓桐镇中心学校开展了一场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通过知识宣讲、情景模拟、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溺水的危害,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活动伊始,学校安全办公室主任车小平以近期全国发生的溺水事故案例为切入点,为同学们敲响安全警钟。"生命只有一次,一次疏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车主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防溺水"六不两会"原则(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学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方法),并通过互动问答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科学避险。他强调:"安全不是口号,而是需要每个人牢记的行动准则。"
“生命至上,安全为先!”活动中,七年级学生代表车宇涵向全体师生发出铿锵有力的倡议。他结合自身经历,郑重承诺:“作为新时代青少年,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更要树立安全意识。不私自下河游泳、不盲目下水救人,遇到危险时保持冷静,及时呼救或拨打求助电话。”他号召全体同学从自身做起,互相监督,将学到的安全知识传递给家人和朋友,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车宇涵的发言不仅展现了青少年的责任担当,更用同龄人的号召力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安全意识,为防溺水安全防线注入青春力量。
为了让同学们直观感受溺水的危险性,活动设置了“水下憋气挑战”环节。三名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将面部浸入盛满水的盆中,现场模拟溺水时的窒息感。
挑战结束后,参与体验的同学分享了感受:“水灌进鼻子时特别难受,感觉喘不过气”;“水下根本没法呼救,窒息的感觉太难受了”几位同学分享体验时仍心有余悸,车主任借机科普:"真实溺水时,人体会因缺氧引发恐慌,黄金救援时间仅有短短几分钟。"直观的体验让在场学生深刻认识到要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水域。
一场教育,一次警示,一份责任。梓桐镇中心学校以创新形式将防溺水安全教育融入学生生活,用真实的体验唤醒安全意识,用科学的知识守护生命之花。未来,学校将持续开展多维度安全教育,为学生的平安成长保驾护航!(通讯员 张烈川)
通川区梓桐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