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如笑,草木蔓发。为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4月7日,宣汉县陶成初级中学组织全体师生前往巴山大峡谷,开展了为期一天的“走进大巴山,体验巴文化”研学活动。同学们在奇峰碧水间感受地质奥秘,于土家村寨中触摸文化脉络,开启了一场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成长之旅。
上午8:30,在中沙坝广场,白云悠悠,彩旗顠顠,欢声笑语,简短的开营仪式拉开了研学的帷幕。
仪式后,全体师生在导游的带领下踏上了愉快的研学之旅。
大象洞:穿越亿年的地质奇观
研学首站,同学们来到被誉为“地下艺术宫殿”的大象洞。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石笋、石柱、石幔在灯光映照下璀璨夺目。导游的讲解让同学们惊叹不已,让同学们亲眼见证了喀斯特溶洞的形成原理,课本上的“化学沉积作用”变得触手可及。
桃溪谷:山水之间的生态实验室
沿着木栅道蜿蜒前行,谷中传来潺潺的流水声,同学们看到30米高的水帘如银河倾泻,观察到稀有鱼种阳鱼和娃娃鱼的踪迹,欣赏到了红豆杉的挺拔,了解柴胡、百合等中草药的药用价值。
打糍粑:木槌声声忆巴国
“咚!咚!咚!”木槌砸向石臼,糯米香弥漫其间,在了解土家族“打糍粑”的来历后,师生们体验了巴人传统技艺“打糍粑”,寓教于乐。
梦回巴国:触摸巴国文明脉搏
下午2时,同学们在巴山剧院,欣赏了史诗实景演出《梦回巴国》。这场跨越三千年的文化之旅,让同学们在震撼的视听盛宴中,触摸到古老巴国的文明脉搏。
寻迹巴山:走进博物馆,探秘古今
研学最后一站就是博物馆,同学们参观到动植物百科,化石百科,通过博物馆图文及浮雕形式了解巴国文化,认识巴文字。
研学不是终点,而是同学们探索传统文化的起点。当同学们在溶洞里惊叹地质奇观,在博物馆凝视化石百科,在糍粑捶打中体会先民智慧时,教育的种子已悄然生根,研学虽结束,但探索不会止步。峡谷的风吹散迷茫,溪谷的水涤荡心灵,巴国的故事将照亮陶中师生们前行的道路!(通讯员 李丽娜)
宣汉县陶成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