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肃立怀忠骨,白菊含情祭英魂。4月2日清明前夕,宣汉县第二中学组织200余名师生代表前往县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祭扫追思、红色宣讲、诗歌诵咏等形式,引导青年学子赓续红色血脉,砥砺青春使命。
缅怀:纪念碑前的无声誓言
上午9时,师生列队步入苍松掩映的烈士陵园。巍峨的汉白玉纪念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伴随着《献花曲》庄严的旋律,6名学生代表托举花篮缓步走向纪念碑,全体师生依次敬献白菊并三鞠躬默哀。“洁白的菊花映着碑文,我仿佛看见先烈们冲锋的背影。”高一1班学生李欣怡在笔记中写道,“这一刻,历史的重量压在了我们肩头。”
传承:红色课堂激荡理想信念
祭扫仪式上,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萍以“从纪念碑读懂青春答卷”为题现场开讲。她动情追溯宣汉作为川东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历史,并结合红三十三军“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战史,向学子发出号召:“先烈用生命点亮民族复兴的火种,我们要以‘追光者’的姿态,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历史教师梅茂成则通过“夜袭青龙场”“激战峰城”等本土战役故事,让跨越百年的信仰力量直击人心。
立志:青春之声对话历史丰碑
“是您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把春天留给了我们……”在诗歌朗诵环节,学生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诗篇掀动情感高潮。铿锵的诵读声中,师生共同重温入党、入团誓词,誓言如钟声回荡陵园。活动尾声,学生代表舒明艳捧着烈士名册坦言:“触摸着一个个烫金的名字,我才懂得‘牺牲’二字的分量。作为‘00后’,我们要让红色文化基因在科技强国、乡村振兴中焕发新光彩。”
厚植:红色文化赋能立德树人
近年来,宣汉县第二中学深挖巴山红军文化资源,构建“行走的思政课”育人体系,通过烈士陵园实景课堂、红色家书品读会等活动,让革命精神可感可触。学校主要负责人表示,此次清明祭扫将仪式感转化为精神滋养,未来将持续以红色文化资源培根铸魂,助力学子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通讯员 唐世杰 赵莎莎)
宣汉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