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教研先行。为提升教学质量,搭建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5年3月17日至3月19日,大竹县观音镇中心小学举行了语文教研活动。
思辨之光耀课堂,雅言慧心传古韵。六年级蒋屈文老师带来的《两小儿辩日》绘就了一幅古今对话的智慧画卷,课堂化身"百家讲坛",学生分饰孔子、两小儿,从文本出发,以数据为理,展现了经典文本与现代科学的碰撞,让课堂有了哲学实验室的质感!尤其是课后延伸的"你争我辩",学生们旁征博引,据理力争,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知识储备与批判性思维。五年级杜黎虹老师的《杨氏之子》示范课,通过吟诵、对课等方式破译语言密码,借助情景剧体验时空对话,当九岁稚子的应答智慧与十岁学童的创新思维相遇,展现的不仅是文言课堂的转型,更是文化自信的童年启蒙。
寓言教学探新径,深耕课堂共成长。三年级祝博涵老师的《陶罐与铁罐》示范课,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语气词创编、对比朗读等活动,深入品析角色语言,感受陶罐的谦逊与铁罐的傲慢。祝老师巧妙设计“关键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迁移理解寓言寓意,自发探讨“如何看待优缺点”的现实议题,引发深度思考。四年级陈忠煊老师执教的《母鸡》示范课,以老舍先生对母鸡情感变化为线索,创设“老舍先生观察手记”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角色扮演、对比阅读等方式,体会明贬实褒、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课堂上,学生结合生活观察仿写母鸡形象,实现读写自然迁移。
唱响识字新旋律,谋求书写好方法。一年级欧双兰老师执教的《动物儿歌》针对低年级认知特点,欧老师示范“儿歌节奏拆分法”,通过拍手、跺脚等肢体律动强化记忆,同时巧妙设计“解救蚯蚓大挑战”:蜻蜓翅膀上藏着“虫字旁”家族,蜘蛛网上编织形声字密码,蚂蚁队列排列汉字结构……学生通过“识字关”“朗读关”“书写关”“一字开花”等多重闯关活动,抽象汉字识写变成乐趣游戏认读。儿歌遇见了汉字,童年便拥有了诗意的栖息地。
文字编织梦想,经典滋养心灵。真正的教育,是让每个孩子在文字里找到情感的共鸣,在经典中树立文化的自信。活动最后,全体讲评教师从“目标导向”“学生参与”“评价反馈”三个维度进行自评、互评,分享设计思路,形成多条改进建议,凝聚集体智慧结晶。未来,观音小学将持续探索“教育本位”的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成为滋养童真、启迪智慧的快乐天地。(通讯员 谭小丽)
大竹县观音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