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新闻网达州12月20日讯(通讯员 廖晓峰)不去经历,你不知道生活的艰辛;不去体验,你不知道人生的多彩;不去实践,你不知道责任的沉重。2016年8月,袁华同志在万源市教科局的安排及本人的主动申请下,决定参加藏区千人支教工作。9月17日接到通知后他便作别妻儿老小,经成都、汶川、松潘前往九寨沟县,一路上目睹了5.12汶川大地震遗留下来的满目疮痍,也看到了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欣欣向荣的灾后重建场面。一路艰辛到达九寨沟县已是晚上10点多,到达之后九寨沟县教育局的同志做了热情接待,并于次日把达州市所有支教教师分别安排到了不同的学校。由于袁华在同行的九人中算是比较年轻的,所以他主动请缨到了最偏远的大录乡中心小学校。大录乡中心小学校离县城近100公里,平均海拔在2600米左右。学校是纯寄宿制、纯藏族学生学校。一路颠簸到达大录乡中心小学校已是晚上7点多,该校校长已久候在校门口来迎接,其他同事也前来嘘寒问暖帮他收拾好了床铺。此时,袁华感受到了一份暖人心窝的关切之情,就这样他开始了藏区支教工作。
排除众难 心系九寨
犹如人间仙境的九寨沟,有着巍峨的群山、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漫山的牛羊、独具特色的藏式民宅、神秘的藏密古寨,初来咋到的他真切感受到了九寨风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有了另样的领悟:寒冷、空气稀薄、莫名的寂寞、无尽的忧思、刺眼的阳光、强烈的紫外线……犹如厚重的雪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原始森林、牦牛、草坪、古藏寨、神仙池等风景已不再让他激情澎湃。但支援藏区、支教九寨的情结在他的身体里逐步凝聚、升华,最后变成了一簇强大的火焰。渐渐地他适应了这里,对这里的老师们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他看到了这里老师们身上的坚持、奉献,淳朴和无私,更加懂得了老师们身上信仰的力量,在思索中他也逐渐懂得了什么是援藏?援藏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责任;援藏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奉献。
援藏就意味着吃苦,援藏就意味着奉献。在工作中袁华始终践行“来了干什么,走了留什么”,“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支教誓言。在工作中他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积极奉献,每天总是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每当他站在学生们的面前,望着学生们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神时,什么样的痛苦都被抛在了脑后。他想,这也许就是教师一种独有的精神,一种特有的美德。他想尽一切办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去适应艰苦的环境,默默的为学生、为学校贡献他所有的力量。
恪尽职守 服务九寨
身为一名援藏教师,袁华随时随地都在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始终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以健康文明的形象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他积极响应州委,县委及学校的各项号召,积极参加“两学一做”“师德师风”“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等学习,认真领会学习内容,争做合格人民教师,优秀的支教人。
自进入大录小学后他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辛勤付出、扎实工作,起好支教教师的带头和示范作用。早出晚归,力所能及的事情争着做,其它事情帮着做,不论是学校的大事小事,积极关心主动参与,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学工作中,自始至终保持着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勤奋、兢兢业业地从事着教学工作。为了让学生尽快地适应他,他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注重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注重激发和培养藏区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在私下就向学校一些老教师请教,交流平时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他不断的改进和提炼,不断的专研和探索,适时地和学生们交流、讨论,关心学生们能不能接受他的教学方法,能不能理解他的讲授方式,在这样的不断探索和摸索后,学生越来越喜欢他的课了,学生们的汉语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他积极在班内组织学生口语交际比赛,作文品读比赛和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及汉字听写大赛等,今年10月他班里的学生代表参加九寨沟县中小学生汉字听写大赛获得了全县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在此,让他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
他目前分管学校的教学工作及办公室工作,这更让他感觉到身上的担子和责任,所以他深深地知道,单纯搞好自己的教学,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在抓好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最大的可能去带动全校的教研工作,他积极地通过上示范课,观摩课的方式,将一些好的教学理念及教学设想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然后在评课活动中和老师们谈本节课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和老师们一起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过这样和谐的教研活动,来共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让年轻教师尽快朝骨干教师成长。每一个月学校都要开展分学科的教研活动,老师在讨论中各抒已见,毫不保留,从中看到各人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教学教研的能力,为此促进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研究水平也不断提高。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指导青年教师课件制作,让老师们能够在教学中熟练的使用课件,掌握好这一项基本的教学技能。办公室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在分管办公室工作上不论工作安排还是处理问题时,他都做到慎重考虑,时刻树立尽职尽责,努力工作的思想。对工作上的事,只注轻重大小,不分彼此厚薄,任何工作都力求用最少的时间,做到最好,并接受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与老师们一同进步,一起为学校出力。
倾其所能 情融九寨
大录小学是一所双语学校,所以他很注重汉语和藏语文的衔接,故此他协助校长联合两位专职的藏文老师以学校的橱窗为主阵地,注重学校的文化宣传和文化建设、开办专门的藏文化宣传栏,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并传承和发扬。学校安全教育非常重要,为了训练学生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做出及时的逃生反应,学校经常开展疏散演练活动,据此他专门为学校设计了安全疏散示意图,让学生能够在灾难来临时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他还主动参与指导学校的少年宫兴趣小组,每周三、周四的下午他都会到计算机教室教学生日常的计算机操作,课余时间他还给孩子们当裁判当教练,训练孩子们篮球,强化孩子们体育锻炼,并随时主动关心每个孩子,大录小学是一所完全寄宿制学校,孩子们从进入学校后便离开了父母的怀抱,所以他觉得既是孩子们的老师,也相当于孩子们的父母,他在生活上都很关心孩子们,经常对他们嘘寒问暖,关心学生们的身体和生活情况,生病了带学生们去看病,学习用品用完了就给学生们买,他还从老家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些课外书籍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从细微之处、日常小事,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化。
飘动的风马经幡,不灭的酥油灯,转经筒,尼玛堆,无不昭示一种信仰的力量。回首几个月的援藏支教工作,袁华觉得生活更加充实,同时他也感觉到人生更加多姿多彩。他甘心乐意为藏区的教育倾其所能,犹如草原上的格桑花儿亘古灿烂且永开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