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南坝镇第二中心小学报告厅内掌声与惊叹声此起彼伏,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课让300余名师生沉浸其中。宣汉县社区学院、达州枫桥学院宣汉分院特邀县“五老”法治宣讲团,以“人生时间轴”为脉络,通过0一18岁年龄节点串联起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条款,为孩子们搭建起阶梯式法治认知体系。
“法律对生命的守护,从你还是妈妈肚子里的小宝宝时就开始了!“为破解法律条文晦涩难题,县“五老”法治宣讲团团长、资深律师谯六春老师娓娓道来,将“银发智慧”化为童趣体验,通过叙事将《民法典》相关条款内化为青少年的行为预判系统,使法律条文不再是束之高阁的文本,给学生构建起“生命全周期”法治教育场景:从胎儿继承权保护切入,用“出生前预留遗产份额”的事例阐释民法典第16条;以“2岁幼儿抚养权争议”、“8岁儿童网络打赏效力”等真实司法判例为素材,具象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等法律概念;结合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重点解读12岁刑责年龄界限及16岁特殊劳动保护等条款。
宣讲团特别设置“法律能量加油站”,将《民法典》条文转化为沉浸式法治闯关体验。活动现场,孩子们化身“法律小卫士”,或托腮凝思,或激烈讨论,清脆的抢答声此起彼伏。问题一出,几百双小手瞬间举成繁星,法条理解之精准连普法志愿者都频频颔首。宣讲团还为孩子们准备了通关奖励,并送上法律“成长礼包”——法律知识漫画手册等,使抽象法条转化为可感知的成长指引。
从民法典到人生典,这堂课让孩子们读懂了法律里的爱与期待!当少年们追逐着银发NPC埋下的法律彩蛋奔跑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民法典的童趣表达,更是一个社会如何以代际共生的智慧,为下一代提前安装抵御风险的“法治操作系统”。这或许正是中国式法治教育的深层隐喻:最好的保护,从人生开局时已然加载。(通讯员 潘川 龚奇)
宣汉县南坝镇第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