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工作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顺应群众所需所盼的重要举措。一年来,宣汉县天生中学积极探索课后服务新模式,不断完善课后服务新体系,真正做到了解家长之忧,促进了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领导重视,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学校成立了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建立健全了课后服务日常管理的考核考评制度,做到了统筹安排、各司其职、通力协作。
积极探索,不断创新课后服务模式。一是坚持周一到周五每天开展2个小时的课后服务,保证课后服务工作的时间。二是每天课后服务的主题相对固定,人员相对固定,场地相对固定,确保了课后服务工作不走过场。三是课后服务的开展立足于学生兴趣、特长和爱好的培养,避免了课后服务内容单一、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家长不满意等问题。四是课后服务内容实行“1+1”模式,即第一小时为分组组织学生参加唱歌、绘画、书法、手工、舞蹈等艺术社团活动,围棋、象棋、乒乓球、篮球、田径等体育锻炼,和科技创新、演讲辩论等兴趣小组;另一个小时,主要安排以学科辅导、答疑解惑、学生阅读或作业等内容为主的课后服务。
以人为本,努力提升学生及家长满意度。课后服务事关学生发展,事关家长切身利益,学校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努力提升课后服务社会满意度。一是广泛宣传,确保课后服务政策家喻户晓,积极争取学生及家长的充分理解与大力配合。二是规范操作,坚持课后服务自愿原则。由学生家长自愿报名参加课后服务,自愿选择课后服务项目,并签订自愿接受课后服务协议书。三是人文关怀,对建档立卡脱贫家庭学生、城乡低保家庭学生、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重点困境学生等困难家庭学生的课后服务费实行应免尽免。
实施课后服务以来,该校始终坚持学生至上,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总结课后服务工作中的成败得失,切实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升了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和认同感。(通讯员 张小琴)
宣汉县天生中学,助力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