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飘香传玉宇,明月清辉驻人间”,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沿河学校教务处和政教处共商共谋,结合学校实际,探求课后服务新途径,让全校师生过了一个既传统别致、又有意义的“舂糍粑·话中秋”活动。
9月17日下午5时许,正是学校课后服务时段,师生齐聚学校食堂。
随着一声令下,早先分好组的男教师和男学生分别从蒸箱中抬出已经蒸好的糯米,女老师和女学生则早早准备好了舂糯米的器具——不锈钢桶和竹竿。
只见,男老师举着竹竿在不锈钢桶中使劲的舂着糯米,男学生扶着桶,等着替换。女教师和女学生们则打扫好餐桌卫生并摆上炒好的芝麻和白糖。不一会儿,舂糯米的几个老师头上都渗出了细细的汗珠。女教师和学生们则大声的给男教师们加着油,几个男学生还自己亲自接过竹竿试着舂了几次。一时间,加油声、欢呼声响彻食堂大厅。
糯米舂好了。老师和学生一齐动手,把绵软柔韧的糯米制成大小不一的糍粑团,并裹上芝麻、白糖。师生们做得又细致有认真,很快一大堆裹着芝麻或者白糖的糍粑摆在了餐桌上。
此时,学校校长李浪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指出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作为新时期的学生必须知悉中秋节的相关知识,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其次,今天的活动是结合学校实际落实上级关于课后服务“1+N”模式的一种新探索;最后他代表学校及学校工会祝全校师生节日快乐、工作顺利、学习进步。
此项活动的开展,不但把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内心,还探索出了一条课后服务新路子,将课后服务的趣味性、多元化与学校活动有机结合,取得了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达川区石桥镇沿河中心学校,“舂糍粑·话中秋”活动,沿河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