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高三年级4月1日开学前准备工作,落实上级部门有关疫情防控精神,全面提高学校应对疫情的应急反应能力,熟悉应急处置具体过程,保障开学后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师生健康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大局,3月30日,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成功开展了一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学复课演练。
演练前,学校制定了疫情防控开学复课模拟演练方案,完善了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组织校级领导、各处室管理人员和高三年级教师召开了复学工作专题部署会。在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原则基础上,就演练的流程、分工、职责进行了详细安排和周密部署。决定3月30日下午开展“师生隔距进入校园、学生分批进入教室、食堂错峰隔位就餐、学生一日三检、发现体温异常隔离就诊”五个场景的疫情应急防控系列演练,为复学做好了全面的准备工作。
场景一:师生入校疫情防控演练
下午3时许,由老师扮演学生,模拟学生入校疫情防控演练拉开了帷幕。学校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吴显军喊话“前后至少保持1米距离,并列保持1.5米距离,师生出示出入证和《健康承诺书》,保安检查合格后进行测量体温。”如有发热的情况由隔离处置人员带到体温异常观察点,由医务人员进行复检,医务人员不能判定的,及时逐级报告,并由专车护送到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体温正常的“学生”依次到消毒处用酒精为双手和行李消毒,再到登记处填报信息,并摘下自己的旧口罩,换上为学生统一准备的新口罩后,保持距离有序离开。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冉启全点评了入校检测体温环节。
场景二:学生分批进入教室演练
“学生”进入校园后在执勤老师引领下,按规定路线有序进入教室,班主任提前到教室门口,手持电子测温枪再检查再核准每名学生体温,防控人员站在通道一侧如实记录每位学生的体温,确认正常后讲解疫情防控相关知识。通过询问、观察、监测体温等形式发现学生身体不适,立即通知校医及学生家长,并按照处置方案开展后续隔离、报告、送医院检查治疗等工作。学生入厕、洗手均保持安全距离,排队进行。教师上课实行“无缝对接”方式,上一节课下课后,任课教师留在教室管理好学生,等待下一节课的任课教师到班交接,下一节课教师提前到班候课。
场景三:食堂错峰就餐演练
“学生”就餐时,由班主任带队进入食堂指定位置。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胡泰然雄浑的声音响起“餐前必须洗手,按间隔1米的距离排队取餐,并按照安排座位分坐就餐,就餐完毕后,间隔1米排队放餐盘,并有序离开食堂。”食堂设置了日常防疫检查点,对就餐学生进行逐一测温检查。学生分批次错峰有序进入食堂,等待取餐的学生须站在安全距离提示黄线以外排队,学生取餐后依次到餐桌同向入座,相邻两人间隔一个座位就餐。就餐完毕后依次将餐具放到指定位置,食堂工作人员对回收的餐具进行清洗、消毒。
场景四:住校学生晨检演练
“学生”分批次错时有序来到宿舍,宿舍设置了日常防疫检查点,学生依次排队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检查正常后才能进入宿舍。若发现体温异常学生,立即进行复测,按照方案将情况逐级报告政教处、班主任、负责人,医务人员立即到位,就近带入隔离室隔离,及时送往医院诊疗。随着起床铃响起,健康员检测学生体温并填表,宿管员、班主任、领导等所有人员进出宿舍均需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进入宿舍对学生进行晨检,体温异常者按流程进行处理。宿舍管理员负责每天检查各宿舍通风及卫生情况。
场景五:身体异常者隔离就诊演练
演练中,“学生”甲进入校园红外线测温处时被检查出体温超过37.2度,“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将“学生”带入隔离观察区,报告上级相关部门,联系家长……”学生上课期间,发现自己身体不适迅速示意任课老师,并在校医的带领下到达学校隔离点进行体温二次确认。校医在隔离观察区,详细询问学生14日内有无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途经史、或有确诊、疑似病例接触史。再确认无上述情形后,联系家长并详细登记情况,建立台账并报告学校,及时护送学生到医院检查就医。
“演练是热身,更是实战。我们演练从校门口到教室、到食堂、到宿舍,再隔离就诊,包括师生在校学、吃、行、住等细节全面纳入,涵盖了课前、课中、课后、餐前、餐中、餐后等各个环节,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全面检验了学校复课防控方案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可行性。”校党委书记、校长冉启全介绍道。
为确保校园安全,熟悉流程和责任,3月31日又进行了两次演练。通过本次演练活动,学校相关责任部门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提高了突发应变能力,熟知了应急处置具体过程,促进了学校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的科学化、程序化,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讯员 姜宏伟 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