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57岁,即将从教育战线上退休,在学校初中部是一位老大哥;他,几年前,曾因左手臂粉碎性骨折住院半年,出院后义无反顾走向了课堂;他46岁入党,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他就是初中部党员教师付胜华同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几乎时时刻刻都在收看新闻联播,关注着疫情发展动态。看着不断攀升的数字,眉目紧皱,茶饭不思,“这怎么得了?”他自叹道。“不行,我不能就这样呆在家里看新闻,我要去做点事。”他对妻子说道。
“你这么大的岁数,去干嘛?女儿女婿都上班去了,留下两个外孙,我怎么照管得过来呢?再说,万一感染起,我们这一大家人怎么办?”妻子拦住了他。
2月5日,吃过早饭的付胜华早已不见人影。原来,他趁妻子洗碗时间,偷偷跑到了杨柳街道办事处叶家湾社区参加志愿者活动去了。
在天下城小区门口,我们看到了他忙碌的身影。给居民宣讲防疫措施,劝导居民待在家里,督促居民填写出入信息,协同物管人员消杀巡逻……突然,门卫室传来一声惊叫,“38℃,38℃”。霎时,周边的人全部逃散。“我来”,付胜华闻讯疾步上前,拿着电子体温计再次测量。“体温正常!”,原来是测量人员仓促之中,没有调试好温度计,导致该居民体温测量结果不正常。虚惊一场,大家松了一口气。此时红红的“志愿者”袖章,在小区格外醒目。虽然我们无法看到他口罩遮住的面容,但我们能看到他有神的目光;虽然我们无法知道他面对妻子的解释,但我们能体会他的执著与坚持。
第二天、第三天……他按时到小区志愿“上班”。小区的物管认识他,小区的业主也都认识他。有人劝他,“都这把年纪了,何必那样卖力呢,参加一次就算了吧。”“那怎么得行呢?想想日夜奋战在武汉前线的医生,想想年逾古稀还在一线抗疫钟南山院士,想想达州还在新增的确诊病例,我哪里闲得下来,哪里还有心呆在家里?瞧,我这身子骨还硬朗,没事的。”实际上,他那只受伤的手,留下的后遗症就是逢雨雪天气,就会阵阵隐痛。更何况是高强度的工作呢。
在控制疫情的关键时刻,付胜华同志没有犹豫,没有退缩,以意志为枪,以“新冠肺炎”为敌,走向 “战场”。嘶哑的声音、滴落的汗水践行着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誓言,诠释着一位共产党员的信仰和忠诚。
今天,他又来了。这不,他正拿着电子体温枪排查进出人员呢。午时,明朗的阳光透过物业门卫室的窗棂,照射在他的身上,定格成一个高大的形象。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身姿,这是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
今一程,明一程,抗击疫情怎阻行,铁肩担使命。风一更,雨一更,我以我血送瘟神,华夏无魔病。
共产党员付胜华同志,他,做到了。(通讯员 杨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