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线

热线:028-85056429 通讯员QQ群:197538807
投稿邮箱: 2629731537@qq.com

四川省大竹二中:聆听三线故事 传承三线精神

来源:四川省大竹二中  作者:通讯员 彭伟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06-15

为更好地挖掘三线文化,传承三线精神,6月13日,四川省大竹二中一行八人在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高定琼带领下,走进四川航天研究院(原7306所)参观学习。uwE四川教育在线

uwE四川教育在线

7306研究所(国营竹江机械厂),原址位于四川省大竹县城郊乌木水库湖畔,主要研制航天雷达。1992年7月1日,7306研究所与以前位于达县平滩的7301研究所(国营平江仪表厂)合并而成四川航天电子设备研究所。1999年迁至成都龙泉驿开发区,现改名为四川航天研究院;它是“三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那个燃情岁月,为响应党中央“三线建设”的号召,“好人好马上三线”,各路精英告别故土家园,投入三线建设。那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迁移过程,是新中国处在各种强大外来势力包围下,举全国之力进行的一场浩大的自强运动。uwE四川教育在线

uwE四川教育在线

四川航天研究院干部职工对大竹二中一行人的到来表示热烈观迎,并安排曾经在大竹工作和生活了十多年的老同志座谈。老师们从老同志那儿得知:7306研究所当时就是一座山中军工城,粮店、大礼堂、灯光球场、露天电影院、子弟学校、医院、专家楼、邮局、澡堂、照相馆等等一应俱全。但在这么偏远的山沟沟里工作生活,条件还是非常艰苦的。同志们可谓是万金油,缺建筑工,就去搬砖;缺教师,就去教书;缺电工,就去拉电线。反正哪里需要就到哪儿,有时为了吃上新鲜蔬菜,还要步行或乘坐拖拉机到周边县城甚至重庆购买。家在大竹的,回趟家还得步行七八个小时,不少同志被狗咬过,被虫子叮过,被杂草扎过;有时在项目攻关阶段,甚至在至亲弥留之际,都不能回家探望。虽然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但同志们毫无怨言,沉在工作一线,攻艰克难,成功研发了“80-1”“83-1”“87-1”等军工产品,有的科研成果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uwE四川教育在线

uwE四川教育在线

从老总工、老技术员、老厂长、老处长、老教师、老医生口中,大家对“三线建设”有了更详细的了解,感受到了老一辈人工作的温度、深度和力度,对“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悟。正如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四川航天电子设备所书记彭明军说的那样: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取得这么丰硕的科研成果,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一种情怀。现在生活环境这么好,更应该发继承和发扬这种“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教好书,育好人!(通讯员 彭伟)uwE四川教育在线

四川省大竹二中
责任编辑:管理员  由四川教育在线网整理发布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22〕3363-03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广告联系QQ443652